- 文安大众论坛 -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东方情人节之梦2 七夕节为何斗不过西方情人节

已有 274 次阅读2017-2-27 16:18

    高德敏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此节源于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故事,因为关乎爱情,故“七夕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节日夜晚,人们要抬头观看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偷听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据说不仅仅汉族,壮族、满族、朝鲜族等也有过“七夕节”的习俗。
    “七夕节”是本土“情人节”,历史悠久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然而“七夕节”在年轻人群中的影响力,却远不及每年阳历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每当西方“情人节”来临之时,年轻人都会不失时机地互赠爱意,且花样翻新,近乎疯狂;而每年的“七夕节”,却显得异常冷清,鲜见年轻人有什么热情举动,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个节日。那么,年轻人为何热衷过“情人节”而冷落了“七夕节”呢?
    “七夕节”受冷落,是相对于“情人节”而言的,而对“情人节”的热衷,从根本上说还是缘于一种“崇洋心理”。西方“情人节”不仅受到了我国年轻人的青睐,而且是风靡全世界的节日,这与西方国家的国力较强大和文化较发达有一定关系。故而,虽然年轻人热衷于“情人节”是缘于崇洋心理,却不是批评教育所能扭转的。
    尽管七夕被各路商家极力熏染成中国的情人节,然而这个情人节其实很难火起来
    听老一辈人说,这天晚上在瓜架下屏息可以听到的不是绵绵情话,而是一年只能匆匆相会一次的泣泪私语。到了时辰,鹊桥散时,这对苦命的情侣就只能分离。怪不得有的老人说,在从前,七夕女孩子们向织女乞巧倒是有,真把这一日当情人节来过的少之又少,因不想应了鹊桥上那一对的别离之伤。
    中国的情人节是三月三,而不是七月七。它起源于汉代以前,兴盛于隋唐,至今仍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保留了这一习俗,所以今天我们仍能在三月三看到"唱山歌`赠荷包`抛绣球"的醉人风情.当然汉族人的情人节与西南少数民族情人节还是有所不同,但至少从中可以看出它源流,汉族人情人节在汉代的时候,是三月三踏青游园的时候采花相赠(芍药花),并以此花订情作为爱情的信物。随着社会的发展,情人节在隋唐又增加了赠荷包`抛绣球的风俗流变,在宋以后,随着代理学观念的统治,在男女授受不亲的信条下,汉族人趋于保守,情人节也在汉族地区逐步消亡。而七月七来源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在这个传说中,牛郎和织女天隔一方鹊桥相会,故事虽然很美,但他们却是夫妻关系,根本算不得情人,因此把七月七作为中国的情人节,有点牵强,还有点悲催。
    “七夕节”之所以热闹不起来,还有一个因素,即“七夕节”没有一个统一的而且适合年轻人的活动作为“节日载体”。在西方“情人节”里,有情男女互送鲜花、巧克力,这样的“节日载体”简单而浪漫。“七夕节”的传统活动,各地不一,但共同特点就是,这些活动大多适合在乡下进行。生活在都市里的年轻人,抬头看不见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也不可能在瓜果架下偷听他们相会时的脉脉情话。至于祈祷祭拜、穿针引线、杀鸡洗澡之类流行于不同地区的传统习俗,就更难让年轻人普遍接受了。所以,想让“七夕节”受到年轻人的宠爱,其活动内容恐怕需要一番改造才行。​​
    七夕情人节难以PK西方情人节,还有两个原因:一,七夕节不能表现中国各少数民族的丰富多彩的情人节活动;二,完全按西方情人节的模式来打造七夕情人节也是拾人牙慧,东施效颦。
    怎样打造中国的情人节,东方的情人节,世界的东方情人节?我思考了几年,于是,有了一个全新的构思。​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删帖申请|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omsenz Inc. ( 冀ICP备12019373号-1 ) 法律顾问:常全根律师

GMT+8, 2024-5-1 13:41 , Processed in 0.0354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