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 文安大众论坛 -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位招租
查看: 61341|回复: 0

韩复榘与高步瀛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2 15:23
  • 签到天数: 105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6-8-1 08:53: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韩复榘与高步瀛
    文/冯秉顼
    韩复榘是我的老乡,我们两个村相距不足十华里。在家乡故里,老百姓对他是褒多于贬,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讲他的一些故事,至今回忆起来,还觉得很不寻常。
    在韩复榘当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的时候,有一次,邻村一个农民推车去山东乐陵买小枣,不想上当受骗,枣中不但有虫子,还缺斤短两,找枣行讲理,掌柜的见他是外地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哪里认账。不但没有退换,还恶语相加。在回家的路上,这个农民愁眉不展,推车遇到一个土坡,累的满头大汗,小车怎么也推不上去。这时正巧韩复榘下乡视察,看到这个农民急得要哭的样子,立即让司机停车,叫卫兵帮助把车子拉上坡。当听到此人说话竟和自己一个调儿,老乡见面十分高兴,于是拉起了家常。当听到这个农民上当受骗,心疼的直跺脚,动了恻隐之心,就掏出一张名片给他说: “你不要着急,回去找县衙,把这个东西交给站岗的卫兵,就会把事情了断。”农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按韩给出的主意,推着车子到了县衙门外,卫兵见有韩主席的名片,哪敢怠慢,立即报告了县长,县长令农民晋见,问清了事情的原委。派人传来枣行店主,训斥到: “你卖枣以坏充好,又缺斤短两,欺负外地人,该当何罪?”店主唯唯,当场认错,并用好枣进行了兑换,给足了份。并乖乖拿出十块现大洋罚款,作为补偿。县长把此款交给农民,作为回家的路费,农民千恩万谢而去。回家逢人便讲:这回去山东,碰上了“韩青天”。
    韩复榘像这样“礼贤下士”、 “周济穷人”之事,过去老人们都能说上几件。据说他每次回家省亲,都是坐火车到天津,然后在大红桥乘小火轮沿大清河到苏桥。到苏桥后,把小火轮停在河边,随行人员安排在苏桥住下。自己不带一兵一卒,穿便服步行走土路回家。路上遇到熟人,先打招呼,按乡亲辈分尊老爱幼,问寒问暖。回村后,视察民间疾苦,以应兴应革事宜到各家串门。吩咐家人,五里八乡不管谁去看他,都不许阻拦。拉完家常后,临走时还给一块现大洋。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在附近村里传扬开来,每天他家都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此等所为,究竟是沽名钓誉耶?还是体恤民情耶?世人反映各异。但韩复榘当政期间,为家乡修桥补路,造福桑梓之事还是不少的。在家乡他出资修建了三个中间为“济”字的桥梁,至今还被当地百姓传为佳话,最值得一提的是他捐资修苑口“永济桥”的事儿。苑口村坐落在大清河畔的千里堤上,大清河穿村而过,一村分南北,分属文安、霸州两县管辖,是著名的水陆码头。山东大道穿永济桥而过,直达北京。
    永济桥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公元 1498 年),清康熙三十五年重修,康熙皇帝亲笔御书“永济桥”三个大字,并立碑纪念。大桥为木质结构,因年代久远,中间虽维修多次,但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已成为危桥。永济桥是天津卫以西第一座桥梁,又处在大清河与山东大道交汇处,实为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时时值动乱,当地官府不闻不问,而老百姓却急在心头。民国二十三年(公元 1934 年),当地百姓捐款捐物推举张锡元、邢宝鸿、刘文襄等几个德高望重的土绅负责修桥之事,但因资金不足,遇到了困难。人们想到了韩复榘,派代表到济南,通过韩的部下张贺元找到韩复榘,说明来意。韩复榘二话没说,以惠及家乡为念,慷慨解囊,出资重修永济桥,解决了燃眉之急。从安全牢固所虑,设计时将大桥桥墩由木桩改为巨石砌筑,桥的结构也提高了承载力。由于工程加大,需耗费重金。所以桥修到一半资金又出现了缺口。怎么办?大伙又派出代表到山东找韩复榘,这回去的是张锡元和赵义亭。张锡元是张贺元的弟弟,赵义亭是台山韩府的大管家。二人来到济南见到韩复榘乐子大了,韩复榘问: “桥修得怎么样了?怎么又来了?”张锡元说话结巴,见韩问答道: “韩……主……席,这回……又给您……添麻烦……来了。……咱们……修桥……的钱哎……还……还……差……一半……啊一半……”韩复榘听了张锡元结结巴巴的话,真是费力,逗的他哈哈大笑。他说: “你说了两个一半,这回就给足你们钱吧!”赵义亭脑瓜灵活,听了韩复榘的话,忙给韩复榘鞠了一躬,说; “那就多谢韩主席啦!”结果这回又要来了大量修桥的资金。经过大伙的努力,不到三个月时间,一座大桥就修成了,远眺近望十分雄伟。为纪念大桥的落成,立石以资纪念。韩复榘亲自出马,请其叔丈,时任国立师范大学教授、前教育部社会司长高步瀛撰文;甘肃省省长,前甘肃布政使、翰林院庶吉士潘龄皋书丹;著名刻匠刻制而成。永济桥碑座落在大清河南岸东侧桥旁,为汉白玉石质,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身高 2.62 米,宽 0.82 米,厚 0.26 米,碑首为吉祥图案。碑映绿水,桥迎朝阳,大大提高了苑口村的知名度。该石碑至今犹存,保护完好。以上所述,是真实生活中的韩复榘。大桥修好后,钱没花玩,还剩下不少。为庆祝大桥落成,举行了隆重的的典礼仪式,请来了台山村五世同堂的韩老五一家披红戴花踩桥。唱了四天大戏,各地花会七十二道前来助兴表演,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至今上年岁的人提起来还津津乐道。以上所述,是真实生活中的韩复榘。
    前几年我回家到溢流洼寻古,发现苏桥至台山一带,从大清河到中亭河好几里路的河筒子里摆着不少大碌碡,通过访问当地老人,才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是当年经常弄水,从中亭堤到千里堤需要船摆渡,人们往来十分不便。韩复榘回家看到这一情况,为方便乡亲,想在这里修一条三、四里长的石桥。为解决修桥材料,他从外地运来不少石料,但还是远远不够。于是放出风来,说某月某日要集中买碌碡,一两银子一个。那时候穷人哪有多少,只有富人这玩意儿多。所以很多财主见有便宜可占,不但把自家存的全部拉来,还到外地买了不少。韩复榘派的人见拉来这么多碌碡,心里乐开了花。于是当场宣布: “韩主席说了,所有碌碡都要过秤,凡是秤杆往上抬的就给钱,往下耷拉的白收。”人们还没醒过味儿来,只见抬了一条一丈二长的大粗红木檩作秤杆儿,一过称没有一个碌碡往上抬,都往下耷拉。结果拉碌碡的财主们弄了个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交了大批的碌碡,一分钱没拿走。这回建桥的材料差不潘龄皋像多了,可桥没等修,韩复榘就倒了台。所以丢下大批的石头碌碡,一直存放至今,被人们当成韩复榘的传闻诉说着。
    但韩复榘毕竟是旧军阀出身,又在山东省作了几年土皇帝。他的为人及作风,是人们极为关注的。过去社会上流传过他的许多笑话,他的“丑闻”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而且还祸延到其尊翁,那就是相声《关公战秦琼》里的“韩老太爷”,被塑造成一个愚昧透顶、顽固呆板的老活宝。
    相声是笑的艺术,为了捕捉戏谑素材,容许一些夸张,但捧腹大笑之后,也不禁要问一问: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呢?这还要从韩复榘的家世说起。清光绪十六年(公元 1890 年),韩复榘出生在霸县城东北约十公里处的东台山村。中亭河迤逦流过,河流交叉纵横,把村庄分割成三个自然村:西台山、中台山、东台山。东台山韩家为大户,韩复榘的父亲字世泽,号静源。其先世居武昌蒲圻,明永乐年间迁徙至此。韩家在台山村是有名望的书香门第,静源先生曾祖名允讷,祖名曾玉,父名应征,三代皆以耕田读书为生。韩复榘的父亲虽未蟾宫折柳,但也是霸县的一个入泮采芹的秀才。“年二十六乃得为博士弟子,教授于乡,诲人孜孜不倦”,是乡村私塾学校的教书先生。从他的知识水平来看,绝不会在家里办堂会时,硬要叫戏班扮演唐将打汉将的事。据《廊坊戏曲资料汇编》记载:静源先生识文断字,是当地有名的票友,不但懂戏,而且能编会唱。为了支持地方戏曲的发展,带头出资成立了东台山同乐会,培养了一大批戏曲人才,经常出外演出,最多时达三四十人,当时是文、霸一带有名的戏班。
    父亲兄弟二人,其弟韩洁亭,早年参加京奉铁路的修筑,承包过起路基的土工活,曾接触过美、法等外国人,会只言片语的外语,阅历不凡,见过大世面。静源先生妻胡氏早卒,未留子女。后续弦娶同县二十二岁李氏女为妻,李氏“奉老慈幼,曲有恩泽”,颇具贤名。生有五子一女,渠排行四,乳名“小四儿”。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小四儿已到了上学的年龄。遵循“养不教、父之过”的古训,送儿子入塾读书。眼见得小四儿长得聪明伶俐,静源先生打心眼里高兴,但又觉得这孩子过于顽皮,应该给他取一个有约束力的学名,古语说:不以规矩,难成方圆,就叫“榘”吧,又因辈分是“复”,所以取其名曰复榘,字向方。韩复榘从小脑瓜好使,有过目不忘之功,开始学的津津有味,很快能把《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等倒背如流。几年过去,韩复榘渐渐长大,玩心加重。静源先生深信“要振家生在读书”,对其严加管教,盼其日后谋个好前程,为韩家书香门第增光添彩。
    韩复榘出生时,家中尚称富有。但十岁那年(公元 1900 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了,家庭出了大变故。原因是其叔父韩洁亭早年接触过外国人,在乡间谈论洋人的生活习俗,被当地团民视为“二毛子”。是年夏天,持大刀长矛的团民将韩家宅院团团围住,韩洁亭被杀。静源先生闻风逃遁,李氏身负轻伤,趁混乱之际领着韩复榘 水逃到村外赵家,藏匿在草堆中,幸免身死。韩家宅院被焚烧殆尽。遭此劫难,韩家家境大不如前。义和团运动平息后,静源先生仍做乡村塾师,借微薄收入艰难度日,常常弄到“家无隔夜粮”的境地。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静源先生大病一场,书不能教了,全靠妻子缝补度日。韩复榘也被迫辍学,到附近集镇上王财主家做短工。静源先生虽身居陋巷,但不改养子“扬名、显亲”的信条。光绪三十一年(公元 1905 年),托友人令榘称县衙稿公(文稿起草人)王作舟为师,在县衙户房当了一名贴写(一种抄写文稿的差事)。韩复榘随父念过几年“诗云”、 “子曰”,特别是写得一手好字,按老百姓的说法是“双手能写梅花篆字”,深受上司赏识。宣统二年(公元 1919 年)春天,韩复榘弃文从武,在新民府(今辽宁省新民县)投军,在报名签到时,因“韩复榘”三字写的龙飞凤舞,一眼就被清陆军二十镇第三营管带(营长)冯玉祥看中,不久被挑选为连里的司书生。
    下面要说的是,韩复榘娶的媳妇是霸州北庄头村高家闺女高艺珍。
    高艺珍,字淑德,出身名门,识书达礼,她的叔父高步瀛是大名鼎鼎的人物。高步瀛(公元 1872-1940),字阆仙,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兼教育家。自幼聪颖好学,励志习经,强记默识,不舍昼夜。光绪甲午科举人。由于出身科举,旧学淹通,能文工诗,对近代教育改革,推行新学,亦颇为热心。光绪二十七年(公元 1901 年)任畿辅大学堂教席、保定优级师范学堂教席。不久赴日本,毕业于宏文师范学院。归国后任省视学图书局编纂、补学部主事。辛亥革命后,任教育部佥事、教育部编审处主任、社会教育司司长。提倡推行阳历,编写新戏,改良旧剧,设历史博物馆,创通俗图书馆、通俗演讲所等。并亲自撰写和倡导语体文。张作霖入北京,他辞去教育部司长,专以经史文辞教学,任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教授,兼国立女子师范大学教授。民国十九年以教授兼代国立师范大学二部秘书长,摄行院长职。曾到奉天萃升书院讲学。“九·一八”事变后,回北平师范大学任教,兼私立中国大学教授。1937 年,应聘为保定莲池讲学院,每月授课两次。他执教勤奋,数十年如一日,学业宏通精博,治学以证信为准,是当时的名教授。学问之渊博,文章之俊秀,为世人所敬羡。当时日本学者把他的考据与广东黄节(字晦闻)的诗学、桐城吴 生(字北江)的古文并称为中国三绝。鲁迅先生曾与他同在社会教育司共事,对他的学问、人品有很高评价。他平生著述极多,有桐城姚氏《古文辞类纂笺证》、 《古文辞类还笺证》、 《史记举要笺证》、 《周秦文举要笺证》、 《两汉文举要笺证》、《魏晋文举要笺证》、《唐宋文举要笺证》、《汉魏六朝诗举要笺证》、《唐宋诗举要笺证》、《明清文举要笺证》、《古今诗体注》、《赋学举要笺证》、 《古文范注》、 《孟子注》及《讲大集日记》、 《古礼制研究》等若干卷。这些书被誉为学问之渊海,考据之门径。

    高步瀛逝世后,其弟子曾撰有《高阆仙先生年谱》行世。高步瀛还著有《文选李注义疏》一书,对李善原著,颇为阐发,富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但是,这样一位从事著述和教育事业的老夫子,他选择韩复榘做乘龙快婿绝非偶然。在山东做了几年土皇上的韩复榘如真像人们传说的那样狗屁不通,粗话满口,笑话连篇,只能做“远看泰山黑乎乎,上边细来底下粗。有朝一日倒过来,底下细来上边粗”这样的歪诗,这可能吗?
    在捧腹大笑之余,人们不禁要问:在高步瀛那个年代,男婚女嫁是讲究门当户对的。如果不是前面笔者介绍的那样,像高家这样一个士大夫家庭,能和韩家通婚吗?属文至此,聊作点滴逸事来谈,未敢为韩家父子“平反”也。
    文/文安县  冯秉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omsenz Inc. ( 冀ICP备12019373号-1 ) 法律顾问:常全根律师

    GMT+8, 2024-3-28 23:25 , Processed in 0.05206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