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 文安大众论坛 -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位招租
查看: 64422|回复: 2

杨六郎镇守的“三关"何在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2 15:23
  • 签到天数: 105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6-7-27 16:28: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六郎镇守的“三关”何在
          杨六郎(延昭)镇守“三关”,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小时候我们喜欢唱的《小放羊》中,就有“杨六郎镇守三关外”的词句。杨延昭结发从戎,终生与辽作战,宋咸平二年(公元 999 年)调河北军事重镇保州(今保定),负责保州、威虏军(后改广信军,今徐水西北)、威戎军(后改安素军,今徐水)的边防任务。宋辽议和后,延昭升为高阳关副都部署。大中祥符七年(公元 1014 年)一月,病逝任上,时年五十一岁。他守边达二十年,后人最爱提起的是他“威震三关”的事儿。这“三关”何在?民间有种种不同的传说,最流行的说法是益津关、淤口关、瓦桥关。这种说法来源于典籍的记载。《辽史·萧思温传》: “周主复北侵,与其将傅元卿、李崇进等分道并进,围瀛洲,陷溢津、瓦桥、淤口三关,垂迫固安。”国家最权威的辞书《辞海·三关》条: “即淤口关、瓦桥关、益津关,在今河北。淤口关在今霸州东,益津关在今霸州,瓦桥关在今雄县。五代周显德元年世宗北取瀛、莫等州,以三关与契丹分界。”这些关于“三关”的记载没错,符合史实。但说为杨六郎所镇守,有些牵强附会。以上所提“三关”是唐及五代之“三关”,宋代杨延昭所守“三关”则不包括淤口关在内。而杨延昭所镇守的“三关”除益津、瓦桥外,另一关应为高阳关。
    高阳关,其故址在今高阳县之旧城村。该地旧属莫州,后晋石敬瑭为取代后唐做皇帝,于公 元936 年将燕云十六州割献给契丹(即大辽国),不惜向契丹王耶律德光称儿割地,以至河北、山西北部山岳、关隘、天险,尽归契丹,宋边无险可守,仅靠筑城设寨、挑沟掘河拒敌。逢胡骑南侵,百姓涂炭, “三关”难阻强敌,终致“澶渊之盟”。后周显德六年(公元 959 年),柴荣北伐。《宋朝事实》卷二十《经略幽燕》中有一段话说: “(耶律)德光寻毙于栾城。大顺之时,荒 失败。周世宗乘其衰削,遂夺其关南之地,以瓦桥关为雄州,以益津关为霸州。淤口关置寨。”柴荣北伐收复莫州后,始于莫州西境的三岔口(即今三岔口村)筑城堡,名曰“阳关砦”。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8 年),鉴于该地战略地位重要,于阳关砦之东五十里设关,因位于高河(今褚龙河)之阳,所以称“高阳关”。《高阳县志》云: “太平兴国元年设高阳关,为重镇,凡防狄,以重兵守之。后置为高阳关路马步军都部署。”淤口关的设置,始于唐高祖武德间(公元 618-626 年),后晋石敬瑭杨六郎威震三关割弃于辽,柴荣收复后,即后周显德六年(公元 959 年),即改名淤口砦,此后即不再改关。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 981 年)升之为破虏军。杨延昭镇守“三关”时,淤口关已废四十多年,所以不在“三关”之内。
    据《高阳县志》载: “杨延昭,并州太原人,本名延朗……进本州防御使。俄徒高阳关副都部署,在屯所八年。”可见杨延昭系坐镇高阳关,其它“二关”则是高阳关的前哨阵地。瓦桥关因地属古瓦桥,以地为名,始置于唐代,属归义县。故址位于今雄县县城西南,地当冀中大湖泊白洋淀之北,拒马河之南,据古代九河下游,河湖相连,水路交通便利。由瓦桥关向西,可至河北重镇保定;东可循拒马河下游大清河入海;北连冀北军事重镇幽州;南通冀中诸重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由于“瓦桥”地势低洼,到处是河湖盐碱地面,居民稀少,易为敌人所乘,在此涉险,利于防守。唐代末年,东北部的契丹已日益强大起来,屡屡南侵。后唐同光二年,契丹悍然南下,犯瓦桥关,竟屯兵不归。后晋时石敬瑭乞兵于契丹,灭了后唐,建立后晋,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瓦桥没入辽。
    公元 959 年,周世宗柴荣亲征伐辽,收复益津关。然后,命大将赵匡胤出兵瓦桥关,辽将姚内斌献关投降。瓦桥关收复后,建雄州以关城而关亦不废。雄者,巍然也,以彰武功,警示天下。瓦桥关作为军事重镇,战争频仍。宋攻辽瓦桥关是桥头堡,辽攻宋这里是必然通道。宋辽时期,这里曾发生过数次大战。
    公元 999 年,杨延昭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管辖界河沿线的军事防务。公元 1000 年,功升莫州判史,瓦桥头成为其直接的辖区。公元 1005年,任高阳关副都部署,成为河北前沿的统帅,全面统帅太行山以东的军事防御,领兵数万。他通过在“遂城之战”和“羊山之役”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在宋辽边境线构筑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加强了“三关”的防御能力。所以,在杨延昭镇守“三关”期间,宋辽战争大大减少。杨延昭坐镇高阳关,其它“二关”则是高阳关的前哨阵地,与高阳关成犄角之势,犹如一枚楔子楔入辽境的前沿。《明统一志》载: “焦赞镇守瓦桥关。”可见焦赞守左前哨的瓦桥关,右前哨的益津关由谁驻守,尚有待探讨。益津关位于今天的霸州城内,建在当时的拒马河南岸。益津关故址的霸州城,始筑于燕昭王,因临霸水(今大清河),名曰霸台。后归赵国。秦灭赵,以其邑隶东武阳县。汉属益昌县(治今策城村)。唐改会昌县。当时这块地方地势低洼,荻苇丛生。西有多河汇集的五角、泸水、麻花淀诸淀相连;东有三角淀、金水淀等大片水域相连入海;还有接连东西淀水的拒马河、易水、漳河等过境,这里是南北交通咽喉渡口。唐天宝十四年(公元 755 年)安史之乱,这里是他们进犯中原的主要通道。安史之乱平定后,代宗广德元年(公元 763 年),为加强边塞防御,在这里设置关卡,戍兵扼守。因属永清治,永清在汉代名益昌,取益昌上的“益”字,加上渡口的“津”,名曰“益津关”。其诠意为永清南边临河渡口的关隘。
    公元 959 年,周世宗收复益津关,因此属边关重地,建霸州。宋初,移霸州于益津,州、关同治,后不改。
    杨延昭除镇守“三关”,还在三关要冲的保定军(今文安新镇)设重兵把守,在此建造了土城,曾留下了桃花寨演兵场、二里城粮屯、六郎洞、六郎槐、将台、父没寨等遗迹。文安、霸州一带不少村以口、寨、营、城等字命名,都和杨家将秣兵厉马,奋勇杀敌的故事有关。《霸州县志》曾记有: “本县有‘歇马疙瘩’,在吴家台村北,方六丈有余,传闻系杨延昭军人守益津关时歇马之处。”岁月悠悠,至今一千多年过去了,我们凭吊雄关遗迹已不复见,惟见瓦烁几堆而已,只得怅然而返。追思古战场,不禁黯然。但抗辽名将杨延昭威震三关,浴血奋战,护国佑民的英雄壮举,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文/文安县冯秉顼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2 15:23
  • 签到天数: 105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8-23 06:45: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胆小鬼”临危不乱

    文/何万志

          妻子是个见了小虫子都害怕的主儿,庄稼地里拿虫子的活儿妻子从来不敢做,剥玉米轴时见到一个虫子都吓得尖叫,用玉米皮拨出老远。1983年在我家老屋里,他看到了一条小蛇,吓得他喊了一声,急忙往外跑,跑到院子就再也跑不动了,晕了过去。根据他的表现,村里的人们都认为她是个“胆小鬼”。后来发生的事使人们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妻子1986年成为文安县滩里供销社合同制工人,在西新桥代销点工作。1993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同事回家吃饭,他一人值班儿,没顾客的时候,她就看看电视。那是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曾经发生过故障,让人修过。电视机摆在货架上,旁边摆的都是布匹。他发现电视机后方的散热孔微微冒烟儿,霎时闪出了一道光亮,像是着了火。她想,如果电视机发生爆炸,这满屋子的商品,后果不堪设想。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她于个人安危于不顾,勇敢地拔掉电视机插座,抱起冒着火花的电视机经后门儿向后院走去。一进后院,电视机的后座就起了火,她顾不得这些,加快了脚步,将电视机放在后院儿的中心地带,然后迅速离开。这时来了一名顾客,他叫李景香,本村人。她向他说明了情况,两人一起用水将电视机浇灭,避免了一场严重的事故。
           2001年9月11日,这是她最难忘的日子,因为这天正是美国9.11事件发生的日子,也是妻子所在的滩里供销社西新桥代销点儿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就在这天午后,也是妻子一人值班,顾客何万新来买自行车座子。万新是我的族弟,她的小叔子。万新在柜台外面一把木椅子坐下,等着嫂子给他取货,突然只听“嘎”的一声巨响,房顶中间的一个鉄坨断开,房顶由断开处塌了下来,何万新连同他坐的椅子被砸在底下。
            这个代销店坐落在村子中心的十字街口,建筑结构是临街面的五间朝南瓦房,西面四间是售货厅,东面一间是办公室,办公室留有后门,还有一个后院。售货厅里,东西两面的柜台是水泥的,有一米多宽,很厚很结实,北面的柜台是木架玻璃的。房顶坍塌时,妻子正在东面的水泥柜台里面,本能地躲到了售货厅和办公室的钻山门处,因而没有受伤,不过也被土灰呛得出不来气了,因此落下了咽炎。
           等妻子回过神来,才知道房顶已经坍塌,万新还在里面,她大声喊:“万新!万新!”万新哼了两声,显然是受了重伤。她对他说:“你等着,我去叫人救你。”于是她快速跑到后院,打开后大门,去找人。跑丢了鞋子,玻璃扎破了脚,她也不觉疼。电工何万敏、何万来等人正在对面小饭馆吃饭,他们听妻子简单的简单叙述后,立即跑到废墟上,搬开杂物,救出了万新。当时万新已是血人,面目全非,不省人事。家人租车到静海县医院抢救,幸好他除了皮肉伤外,主要是颈椎受伤,没有生命危险,经多年的治疗才基本恢复。妻子立刻给滩里供销社领导打电话反应情况,领导们在迅速赶到现场,处理相关事宜。
           事后人们分析,万新是沾了水泥柜台和木椅的光才免于一死。由于中间铁坨断开,房顶由中间向东西两边塌下,他坐的位置偏东,塌下来的檩条苫草瓦片之类的将他坐的木椅向东拍去,木椅给他借了力,他随着木椅摔到了柜台的根部。水泥柜台架住了坍塌的房顶使其与地面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间,他就在这个空间中。水泥柜台被砸掉了一大块,其它木架的玻璃柜台都被砸得粉碎,面目全非。追其房屋坍塌的原因,是因为做铁坨的主梁钢棍含碳量过高而脆,在重力下容易断开。
            这事已经过去十几年了,妻子也早已退休,一提起这事,她难免有些激动。
    (本文发表在2016年8月18日河北农民报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9-2 20: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omsenz Inc. ( 冀ICP备12019373号-1 ) 法律顾问:常全根律师

    GMT+8, 2024-3-29 04:04 , Processed in 0.05261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