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斤的鲢鱼成为开库第一天的“鱼王”
西大洋水库又到开渔期,村民们闲置了一年的铁皮船和渔网也再次派上了用场。 西大洋水库是保定市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直接关系着百万人的健康和安全。为了保障水质安全,人放天养、“净水、兴渔、利民”的思路让各方受益。往水库里投放以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为食的鱼种,发展渔业,既增加了周边村民的收入,又净化了水质。
捕鱼归来 捕鱼归来 等了一年,42斤“鱼王”诞生 10月28日晚21时许,天阴沉沉的,看不到星星。心里想着,不会像去年似的下雨吧。微风徐徐,水面上波光粼粼,看着远处的点点“渔火”,我们和渔民一样,期待着明天早上的收获。
29日凌晨4点多,一弯月牙挂在天边,我们坐着快艇来到对岸西大洋村边的交易点。岸边早已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记者借着车灯射出的光看到,准备用来装鱼的泡沫箱子一排排整齐地摆放着,等待收鱼的人们不时地向库面上张望。 “回来了!”一句话将黎明前的宁静瞬间打破,鱼商们一拥而上。“花鲢有大的吗,多少钱?”“这鲤鱼再便宜点,我要了。”询问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除了保定各县的鱼商,李先生专门从山西开车过来买鱼,挑选的几条花鲢都超过了十几斤,有的甚至达到30多斤。“西大洋水库6年前就申请下来了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这儿的东西吃着安全。”蠡县来的一位鱼商说。
天蒙蒙亮了,村民胡淑好的渔船刚刚靠岸,一条约一米半长的花鲢鱼让现场沸腾了。“这鱼多少钱?”几个人异口同声。“上称吧,35我要了!”“多少斤?得四十多吧?”几个人围着称询问。 “42斤,个儿真不小!”“是啊,一条就挣一千多,一晚上没白熬!”大家议论着,羡慕的目光一直盯着开库第一天的“鱼王”。 天大亮了,太阳冉冉升起,需要借助灯光诱捕池沼公的渔船也回来了。“今年的鱼比去年大不少啊!”人们议论着。过称、装箱,60斤一箱,一舱池沼公足足装了15箱。看着成箱成箱泛着银光的鱼,鱼商们乐了,渔民们更是笑开了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