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愛”到“爱”看社会 中国的文字和中国好多传统艺术一样,要么不爱,一旦爱上你就会爱她一辈子,用一辈子的心血去研究她。任何一个文字都是一个信息块,它承载着大量的美学信息、历史信息、哲学信息以及大量的历史典籍,她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表情达意的符号工具。 我于文字的研究始于去年,我是痛惜于现代的语文教学离经叛道、浅尝辄止的纯功利主义应试教育的做法,把老祖宗的东西弄得是面目原非,决定从文字入手,打开语文教学的突破口,结果掉进去就拔不出来了,天天抱着一本大辞典吃不下饭去地中了魔似地琢磨,虽然没人理解,但是自得其乐。有人讥笑我,你吃饱了撑的还有点事干吗?人家许慎早在二千以前一部《说文解字》就把汉字说绝了,你不是拾人家牙慧吗?我苦笑了一下,不置可否。说这话的人只能说他不懂汉字,任何一个汉字都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座知识宝库,美学的迷宫,穷其一生能探得冰山一角就算不错了,包括许慎之类的大家。一部《易经》,几个简单的符号,活着的人和死了的人,谁敢说把《易经》研究透了,后人不用再研究了。 现在我想说一说愛与爱。我们古人,人与人相处,不回避有纷争有矛盾,但是你在你心里要在乎对方的感受,正如儒家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一个愛字将心抽掉,不但丧失了大量的历史信息、经史典籍、伦理道德,更丧失了做人之道,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准则。你可以看到,同在一个屋檐下,同在一个国度里,同在一个公司内,同在一个行业内,打着爱的旗号,喊着爱的口号,用着爱的名义,却张开罪恶的黑手,伸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