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安大众论坛 -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位招租
查看: 2195|回复: 1

[原创] 砖的故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6-2 09:13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7-18 21: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不会插图片,不会猎奇,更不会迎合任何人的口味及政治需要,我过了四十了,不惑了,人家给发表出出名是一天三顿饭,没有人给发表,我也不会减少一顿。况且我最大的奢求就是五碗粥,早上三碗,晚上三碗,不吃菜也不吃馒头,我用不着看谁的脸色,去当这个人的笔杆子,那个人的笔筒子,我只想写一些我看到的、我听到的、我这个愚钝的大脑想到的,用我的心而不是用我的身体去写一些我个人的永远对得起自己良心的小文字,因了这个缘故,用鲁迅的话说就是我的作品的读者一向寥寥,在这寥寥的读者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是我姐姐圣子戴伦,一是联营老师。
    联营老师大我一伦,可以说从我在论坛上发第一篇文章起就给予我极大的关注,几乎每贴必看,每贴必回,看得出他是用心在看,用心在回。何老师提出来把那篇《砖》写成散文吧,我除了恭敬且从命外,还能说些什么呢。
    提起砖,我们这一辈人及上一辈人对砖很有感情,那个时候一说红砖大瓦房,那可是多少人一辈子的梦想呀,过去盖房砖的来源无非是乱葬岗子,不知是哪朝的穷人死了买不起棺材,就用砖垒个小房子。人们就用这些不知哪朝的死人的房的砖垒起活人住的房。后来人们在村南挖了一个古墓,据说叫泯王坟,是哪个朝代的泯王没有人知道了。挖的文物被天津博物馆给没收了,但是盖古墓的大青砖给轰抢了。我印象中那大青砖非常大,据老人们讲,一块大青砖有九十多斤。那大青砖上留有古人的一个大脚印,有现在人的一个半到两个脚印大,用现在的码来说至少有六十多码。我开始相信单田芳评书里某某好汉一丈开外绝非虚谈。这些大青砖有的被人们用作垒台阶,一级台阶就用一块砖,你可以想见大青砖有多大有多厚,有的被人们垒猪圈垒茅子,有的被人们掏空了用作喂猪的铲子。现在你可以看到公路两边满是人们扒房剩下的红砖,整块整块的,都没人捡,那个时候就是死人用的砖人们都抢了,况且发那个时候的人们还迷信呢。
    后来村里出了能人,不知从哪学来的手艺,自己烧砖。在大场边垒起高高的砖窑,用压麦子剩下来的华角烧。那哪能叫砖呢,充其量只能算作红色的土坯而已。要是放了现在那砖可值钱了,为什么?人人都可以跑江湖卖艺去,人人都是气功师,人人都会表演硬气功,就是小孩一掌下去也可以把一块砖轻而易举击个粉碎,你说这样的道具砖上哪买去?于是庄稼人的四大累发生了变化,过去是上河、打堤、拔麦子、脱坯,现在成了摔坯了。人们的住房也悄然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土屋子土炕变成了戳斗的了,再由戳斗的变成了里生外熟的,就是外墙用上点砖,隔墙什么的全用土坯,总之盖上一所红色儿的房是老一辈人最大的梦想,有了红色儿的房在村里说话就硬气,小孩子们也好娶个媳妇。我们家住在村子的西南角,由于没个红色儿的房,我的一个当家子哥找到我家:“大婶,你们家什么时候返盖房。你们住在街里还好点儿,把着个村边子,影得一个村的小伙子都娶不上个媳妇。”我妈是个一辈子争强好胜的人呀,为这事我妈哭了一天一宿,两眼哭得跟大桃似的。后来我妈两眼长满余肉,几乎失明,一半是因为在小煤油灯底下做针线活让烟熏得,一半是因为哭的。
    后来没住上了里外都是砖的红砖大瓦房,又由大瓦房搬进了楼房,但我非常怀念那个土坯房。小坯房是破点旧点窄点暗点,但是冬天暖和,夏天凉快,墙皮很厚,人们和土接近,土里生土里长。后来人们得了各种稀奇古怪的病,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人们离土越来越远了,一住就是十层十几层大楼,没法接地气,怎么会不得病呢?
    后来我考上大学,对砖的理解更深了。教我们党史的是一位五六十年代毕业的人民大学的大学,就是拔拉算盘算出原子弹、卫星的那一代大学生。他们大学毕业后就扛着红旗喊着革命口号到了酒泉。除了恶劣的气候,一碗水半碗沙还好点,最要命的是那里的汞含量非常高,长期喝含汞的水,人们的骨胳非常疏松并且脆弱,两个人闹着玩,一拳击过去就可以把对方的骨头击碎了。有多少不但是把自己的青春年化甚至是自己的的生命埋在那漫漫的黄沙之下,我们只听得了原子弹一声巨响,又有谁知道有多少默默无闻的象沙子一样无名英雄们,他们凭着一腔对共和国的热爱,把自己筑成了一块一块砖,筑起了共和国的钢铁长城,撑起了共和国大厦,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这位老师从大西北回来,分到了大学,五十多岁还稳居大学讲师,然而非常地满足,热天讲课的时候老是一褂的敞,光着膀子,摇着大蒲扇区,一脚蹬在凳子,一不带教案,二不带教材,侃侃而谈,如数家珍,那一桩桩一件一件一幕幕,都象昨天刚发生过的一样,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老师经常教导我们的一句话是:“革命同志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不是什么响亮的口号,是我这糟老头子活了大半辈子得到的最深的一句话。我活着,我还能讲讲课,把我们那一段的事也就是你们叫的党史跟你们讲一讲,我知足呀。我还有多少同学埋在了那漫漫的黄沙之下,我老头子还有干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后来老师心肌梗死,猝然离开了我们,老师将自己收藏了几十年资料无偿捐给了大学图书馆,把自己的遗体捐给了我们大学后面的河北医学院做了解剖。老师讲的那块夸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砖什么,他来自己泥土,他最普通最平凡最散漫,他力量弱小,弱小到用一口气就能轻易地将它吹去,他有很多缺点,自私、散漫,但是凭着祖辈传下来的堂堂堂正正做人的规范,凭着他们对祖国对人民一腔的热爱,他们手挽手肩关肩,结成一块一砖的砖,筑起了共和国的长城,撑起了共和国的大厦,挺起了共和国的脊梁。或许他们他们看起来很保守很呆板,或许他们的生活看起来很单调,或许他们一生很难和轰轰烈烈、著名、伟大、什么什么家沾不上边,但是他们不值得我们尊敬,不是我们这一个时代乃至下一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魅力 +5 金钱 +5 激情 +5 收起 理由
    weiran + 5 + 5 + 5 赞一个!打破常规,另辟新迳,写自己与砖相关.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2 15:23
  • 签到天数: 105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1-7-20 06: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写砖的散文,先写其发展历史,制作过程,形状,用途等等,然后再联系社会上的人或事,加以议论。而作者并没有这样写,而是打破常规,另辟新迳,写自己与砖相关的亲身经历与感受,使意境得到了升华。“砖的精神”在老教授身上得到了体现。赞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omsenz Inc. ( 冀ICP备12019373号-1 ) 法律顾问:常全根律师

    GMT+8, 2024-6-20 13:38 , Processed in 0.06028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