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报员 发表于 2011-3-7 21:38:32

文安村名考-急流口

急 流 口 据查,宋嘉祐年间(公元1056一1063年),李姓在此立 庄,因村西有条金龙河,借以得名金龙口村。后因此地地势 低洼,河堤常发生决口,水流很急,于明嘉靖十二年(公元 1533年)改称急流口村。 界 围 据查,界围东南广陵城,是宋将杨延朗抗辽积粟屯粮之 所。该村东有古河道、官道各一条,乃水陆交通要塞。宋军 为守卫粮晌重地,在此设边卡哨所,以城为中,方圆十里为 界,后军中有老弱残兵留居此地,发展成村,起名界卫,民 国年问演化为界围字样。 南 阜 庙 据查,南阜庙东汉(公元25—220年)立村。樊姓为大 户,得名樊家庄。明代《文安县志》载:“仙居乡樊家庄, 狼虎食人,道路为梗,有僧持钵杖驱狼伏虎,人得安土而 居。故立祠日贤圣祠,今俗呼为狼虎庙者由此”。明崇祯年 间称狼虎庙镇,民国初年演化为南阜庙。 大 张 各 庄 据查,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张姓由山西省洪洞县 诏迁此地立庄,以姓得名张哥庄。因该村发展快,村落较大,. 万历年间改称大张各庄。 巩 寇 侯 据杏,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巩、寇、侯三姓由 山西省洪洞县诏迁此地占产立村。因靠近张各庄,借以得名 巩张各庄,寇张各庄、侯张各庄。1945年三村合并,以姓得 名巩寇侯。村址已连成一体。 李 张 各 庄 据查,民国初年建村,李姓从大张各庄村搬迁此地立 村,取名李张各庄。 魏 李 张 据查,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魏姓由山西洪洞县诏 迁此地立庄,因靠近张各庄借以得名魏张各庄。民国初年张 姓从大张各庄迁此立庄,称小张各庄。1 945年魏张各庄、小 张各庄、李张各庄三村合并称魏李张。现魏张各庄与小张各 庄村址已连成一体。 大 寺 庄 据查,明万历年间(公元1578—1620年)建村,因村址 东南有一大寺——二圣寺,故得名大寺庄。 里 东 庄 据查,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王、邵二姓家族由 山西洪洞县诏迁此地占产立庄,因村址位于急流里之东,故 得名里东庄。 西 庄 据查,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姜氏在此占产立庄, 因位于里东庄的西边,故得名西庄。 东 升 亩。为东升大队驻地。 据查,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乾隆皇帝第 三次去南方巡视,曾路过此地,随行阁老住在该村,村民为 纪念此事,取名阁老村。后叫成旮旯村。l967年村名改为东 升。 广 陵 城 据查,广陵城建于南北朝时期, 《文安县志》载:“魏 史云:文安西北17里有平曲广陵王子赵君封地”。即广陵 城 。 但 记 载 不 详 , 对 其 来 历 含 义 无 从 考 证 。 广陵城村北有正方形土城遗址,括地约400余亩,为北 宋杨六郎镇守益津关时屯粮积粟之所。 官 庄 据传,宋团练使杨延朗戍守边陲时,广陵城是宋军屯粮 积粟之所,管理钱粮的官员驻在此处。景德年间(公元1004— 1007年)这里发展成村,以此得名官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安村名考-急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