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报员 发表于 2011-3-7 21:11:30

[分享] 文安城墙的历史水利说


   历史上文安洼水灾频繁,县城防洪主要依靠城墙。现存城墙周长4067米,顶高程9.8~12.0米,墙体结构外侧为白灰砌砖,内侧为白灰粘土夯实。旧城内毛面积1.25平方公里,有效面积0.97平方公里。  现存城墙创建于何时,旧志、史书均无记载。民国11 年(1922年)版《文安县志》记载:”邑城周围一千二百七十五丈五尺,计七里一分,高二丈五尺。城门五:东曰迎恩,西曰永定,南曰来熏,北曰拱辰,小南门曰作新。池深丈五尺,宽三丈,外护以堤。” 县城墙初建时为土城。从明代起,经屡屡添砖修葺而成为外砖里土的城垣。明正德九年(1514年),知县王鼎重修。明万历丙辰(1616年),邑令郑之侨修。明崇祯九年(1636年),知县张上春奉旨大修,增高5尺,添砖堞、瓮 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知县张朝琮重修,南门、东门、作新门从前久闭,至此始开。清同治三年(1864年)春,知县曹大俊重修,次年7月竣工,并于城上东南隅建魁星阁,西北隅建玉皇阁。清同治六年(1867年)以后,迭遭水患,城久失修,魁星、玉皇两阁相继倾坍。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北城门楼、西北、东北两城隅被炮轰毁,知县王舒萼浚池深广8尺,四面一律挑挖。民国6年(1917年)大水,平地水深两丈余,惊涛骇浪,势如连山,城不没者三版,幸民夫齐集,拚命与争,俱奋锸以补其漏,移雉堞以当其冲,卒能转危为安。 抗日战争时期,为地下活动出入方便,1938年曾城墙上部拆除近半,一直未曾修复。1963年大水时,城外最高水位8.81米,城墙出现险工20多处,最严重的是三关出扫,一城坠脚(南关、小南关和北关出现扫孔,东城角坠脚塌滑),险些造成决口,经全力抢救,勉强保住城池。其后文安洼多年未出现过特大洪水,城墙遭受严重破坏,已完成失去防洪能力,倘遇特大洪水必有溃城之危。  为了在分洪中确保文安县城的安全,1986年经国家批准由国家投资400万元,地方投资435万元,修建了长12.5公里的县城防洪堤,堤高3至7米,顶宽10米,保护面积9.4平方公里。  摘自1994年版《文安县水利志》第四章第四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分享] 文安城墙的历史水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