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影剑客 发表于 2017-5-15 13:04:16

文安‘龙王庙’重修完毕---即将开光!

龙是中国的象征。其形象的产生融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包容性。也成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自古就有供奉神龙的传统,百姓会在特定的地点建立龙王庙。以祈求神龙保佑一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文安同样也有一处龙王庙旧址,现如今被翻修重建,地点就在文安朱合村.



龙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其社会属性也随时代发生着变化:《周易》以龙来表示事物的变化;孔子赞叹老子“犹龙”,龙又被喻之为高深的智者,后代的诸葛亮便以“卧龙”为号;随着封建社会君主集权的加强,龙又成了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但在民间除了皇权之外,龙又兼有行云降雨的职责,这一职责在农耕社会的古代中国是尤其重要的,所以龙享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全国各地供奉龙王的庙宇数量相当可观。

龙王庙效果复建工程定于2016年8月1日
文安县一带自古地势低洼,水患一直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人们在水患的惶恐中,被负有降雨职责的龙王首当其冲成了人民的精神寄托。所以在千里堤的周边,就有龙潭寺、兴龙宫、龙王庙等庙宇,并衍生了“五龙王”“龙母”等为核心人物的民间文学,其中的“五龙王”(又称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更是名扬海内。

供奉“五龙王”的龙王庙旧址位于千里堤下的朱合村,是千里堤——赵王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旧时香火极其旺盛,解放后被拆除,现在只有庙里的三件物品留存:签筒、手抄本、香炉。其中香炉上的铭文显示铸造时间为康熙59年(公元1720年12月27日),这也是目前能查到的建庙时间的下限。

龙王庙是朱合村及周边村镇村民的旧时回忆,是文安洼淀文化重要的节点。民间文化大多口头流传在民间,很容易在时间的流逝中失传,故而重建龙王庙就是一件抢救传统民间文化的有益之举。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需要一种自我认同感,这种自我认同感来自于国家和地方文化的熏陶。所以,当准备重建龙王庙的消息传出,人民响应的呼声非常高。
龙王庙的重建力求恢复旧制,并在庙后的河畔堤侧修建了赵王河文化广场,初步打造一个集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千里堤——赵王河文化区。

2017 发表于 2017-5-17 05:45:59

{:39:}{:39:}{:39:}{:39:}

刀客 发表于 2017-5-19 07:46:22

{:39:}{:39:}

de1 发表于 2017-5-18 16:00:19

{:39:}{:39:}{:3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安‘龙王庙’重修完毕---即将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