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箫客 发表于 2013-2-15 11:45:42

邻居的传说

       范老根和王老五是打小光屁股一块长大的邻居。
       前些年王老五的日子过的很紧巴,家里花一分,几乎向邻居范老根借一分。范老根过的是庄稼日子,虽说没什么起色,但也能丰衣足食,于是也就三块五元的接济他,邻居如同紧亲戚,从没有想过什么回报。这几年,王老五从县城捣鼓了一拨建筑工程发了家,赚了十几万块钱,他又把这些钱投资和县里绰号叫“滚刀肉”的大混混一起开了名叫“何日君再来”的洗浴城,从云南,新疆甚至从俄罗斯高价搜索来了二十多个散发着异域风情的小姐。好家伙,洗浴城天天宾客如云,就连周边市县的名豪大款甚至一些政府官员都纷纷来此消费,争着到他这里尝鲜。王老五发财了,腰包象气吹的一样鼓了起来,他有了钱后,就又把些不义之财做交际资本,在滚刀肉的引荐下认识了县里的头头脑脑,就连工商税务的局长和一些乡镇干部都抢着和他拜了把兄弟,他高兴了,一个电话过去,就连开会的领导也得放下手头的工作来陪酒,迟到了,还得一口一个“王总”的叫着向他道歉认错,成了远近闻名和呼风唤雨的人物。
      常言说“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范老根这几年的日子可就没法和王老五比了,老两口土里刨食供着三个孩子上大学,一年下来,老两口扎上脖子不吃饭了都不够孩子的学费,好几次他到乡信用社去贷款,人家向他要“资信证”和存款折子担保,他向人家解释说:“我因为家里没有钱,才来贷款,要是有存折我还贷款吗?”。他哭着向人家请求,人家也不再搭理他,中午时,被人家以休息为名赶出了大门。晚上时分,一辈子没喝过就的范老根让酒壮着胆敲开了王老五家的门,向着和大官小官搓麻将的王老五说了借钱的事。王老五撇着嘴对他说:“老根,不是我说你,这日子过了个狗蛋样,还叫孩子上什么学呀,上出来国家就能分配了,就能挣到钱了,就能混的象我这样了,我看你明天把那两个大女儿送到我公司来上班,你的小儿子的学费就解决了,日子也就象个人家了,明天来找我吧。”说完,隔着人扔给了他一张印刷精美的名片,上面印满了什么委员老总的头衔.........
      第二天,范老根没有去找王老五,更没有让他的女儿上班,他只是把那张名片放到了家里最显眼的地方。每日里在庄稼地里忙活完后,老两口就去在各村边路口拾破烂和给人打零工挣钱,累死累活的供孩子上大学,有几次实在凑不上孩子的学费了,老根还瞒着媳妇到县医院卖了血,在回家的路上连累带饿晕了过去,被人抬了回来......当他身体累的难以支撑的时候,他总是拿着王老五的名片反反复复的看,仿佛这张名片给他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八年后,范老根的大女儿在清华读研毕业,在省城一个政府部门当领导,嫁给了省长的儿子。二女儿大学毕业后在县税务局工作,后来在年轻有为的县**局局长执著的追求下终成眷属。小儿子大学毕业后在两个姐姐的顶力相助下,又在国家的一所名牌大学读研毕业,在考上国家公务员后,因为与时俱进,政绩显著,多次连续晋级,现在已是一个有着发展前景的县长,范老根家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天,范老根拿着八年前王老五扔给他的那张名片来到县城的一家豪华广告公司,对服务员说,给我印三万张名片,但要从设计材料超过这一张。当天下午,范老根就在王老五家的大门口向人门发起了名片,听到门外笑语喧哗,王老五走出大门,已是一年多没有见过面的范老根递给他一张烫金名片,只见上面印着熠熠发光的头衔“省长的亲家,公安局长的爹,县长的亲爹-------范老根。

戴上红领巾 发表于 2013-2-15 12:06:24

{:05:}{:05:}

真心的 发表于 2013-6-2 20:58:09

好好好故事   最开不起 忘恩负义的狗眼看人低的东西

踏雪无痕 发表于 2014-1-19 10:43:26

故事精彩,耐人寻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邻居的传说